



兩優0349(皖稻2013002)
安徽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
 
特征特性:柱頭稃尖無色,谷粒長型。2010年、2011年兩年區域試驗結果:平均株高121厘米、畝有效穗15萬、每穗總粒數190粒、結實率83%、千粒重29克。全生育期133天左右,比對照品種(Ⅱ優838)早熟6天。品種在湖北、安徽多地種植,表現出抗性強、結實高、熟期好、米質優、賣價高等優勢,獲得種植戶的普遍好評。
產量表現:在一般栽培條件下,2010年區域試驗畝產611.09公斤,較對照品種增產8.57%(極顯著);2011年區域試驗畝產611.41公斤,較對照品種增產4.04%。2012年生產試驗畝產622.30公斤,較對照品種增產6.46%。
抗性表現: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鑒定,2010年中抗稻瘟病,中抗稻曲病,中抗白葉枯病2011年中抗稻瘟病,中抗稻曲病,中抗白葉枯病。
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,2010年米質達部標3級。
適宜推廣區域:安徽省中稻區及其相同生態區域。
栽培技術要點:參考普通雜交稻種植。
 
|